《柴静调查:穹顶之下》您看了吗?
2月28日上午,人民网发布了《柴静调查:穹顶之下》的专题和专访柴静的文章。由此引爆了公众对该纪录片的关注和对雾霾的讨论。
中午时分,《穹顶之下》上线Tencent视频、优酷网、乐视网等各大视频网站。在播出之后,引发了网民的关注。下午开始,朋友圈等社交网络被柴静的雾霾调查刷屏。
为什么这则纪录片这么火?作为前央视主持人和知名记者,柴静在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。她曾长期制作污染治理报道,比如《山西:断臂治污》、《事故的背后》、《尘肺病人维权调查》等,在报道环境污染问题上有丰富经验。
而环境污染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,雾霾问题的严重性近几年已经被公众所了解。但雾霾到底从哪里来,是怎么形成的,有什么背后的深层次原因,普通民众对此却不甚了解。
柴静为拍摄《穹顶之下》,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,并奔波于中国、美国、英国寻求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。全片从“雾霾是什么?从哪儿来?该怎么办?”三个问题切入,深入浅出地向观众讲解了雾霾的危害、产生原因、治理困难以及经验教训等等。
其中的复杂数据往往用简单通俗的话来总结,甚至采用了动画的形式向公众传达,如此低门槛的纪录片,让人不觉得晦涩难懂。
纪录片是以柴静演讲的形式进行的,其实在一月份就已经录制好。根据在录制现场的南方周末记者汪韬的叙述,这是一场“秘密”的演讲:“2015年1月27日晚上11点,白色丝质衬衫,浅色牛仔裤,平底皮鞋。柴静以一个母亲普通的装扮,完美地完成了演讲。无数台摄像机,黑色大屏幕,全程无人发微博、朋友圈,我坐在小剧场的地上,和数百人,静静地、秘密地观看了这场演讲。”
柴静在今年1月纪录片首发的公开演讲中说,“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”,没有想到要公开。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,她认为“作为一个媒体人,有责任向大家说清楚,不耸动,也不回避,尽量说明白。”
对于这则调查视频的拍摄费用,柴静透露,是她自费拍摄,差不多花了100多万,主要靠自己之前出书的稿费担负。
截至昨晚20点30分,该纪录片在各网络平台已累计播放超过3500万次,这个数字怎么理解?《纸牌屋》第二季开播时,一周的点击只有2000万上下,《穹顶之下》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。
时至今日,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刻不容缓的工作重头。
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贾治邦说,解决水、雾霾、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,要抓好“直接减排、间接减排、健全法规、宣传教育”四个方面工作。
“解决这个问题,我觉得要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,抓好一切工作的落实,尽快见到成效。”贾治邦认为,要抓好工业战线的直接减排,重点抓工业、交通、建筑和公共机构领域的节能减排,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,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使用,切实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。加快工业技术改造,降低烟尘和粉尘排放,尽快淘汰高能耗、高污染的落后产能。加快淘汰黄标车,科学使用农药,严格控制土地、林地、湖泊、大江大河的污染。通过宣传教育,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。
随着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,使用环保、节能、安全、舒适的空气能热水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首选。 火狐体育手机版官网于2001年就开始涉足于节能热水和环保水处理行业,先后推出了太阳能热水器,水净化设备(长沙直饮水工程机),空气能产品,如长沙空气能热水器、长沙空气能地暖等产品。希翼能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!让大家的天空更蓝!水更清!
- 上一篇:饭铺星沙店重装开业2吨热水工程
- 下一篇:常德汉寿县文蔚中学3吨空气能热水工程